行业动态

“张拉拉”又拿了数亿元融资但兰州牛肉面已隐忧浮现

  半岛体育如今,与沙县小吃、黄焖鸡米饭并称为“三大国民小吃”的兰州拉面,成了资本的新宠儿。

  据统计,2020年12月,北京市有709家牛肉拉面馆、上海521家、深圳420家、广州340家。

  关于兰州拉面的价格设定,据餐饮服务业大数据监测系统侦测显示,兰州牛肉拉面在4个超一线元/碗的店铺数量最多,其次是10-20元/碗。

  总体来看,超一线元/碗,其中北京市的均价高于24元/碗,首都的牛肉拉面消费水平最高。

  12月21日,兰州拉面品牌“张拉拉”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,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文化消费基金领投,金沙江创投与盛景嘉成跟投。

  据天眼查APP显示,“张拉拉”品牌的所属公司为上海张啦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,成立于2020年8月,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招牌兰州手撕牛肉面、 网红牛大碗、 牛奶鸡蛋醪糟以及钢钎羊肉串等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张拉拉创始人张晓慧为前国家女子摔跤队队员,退役后在餐饮领域多次创业,项目包括“偶觅咖啡”“克拉拉法式甜品”“鸡婆肉饭”以及麻辣烫品牌“觅姐”。

  截至目前,张拉拉已向外披露三轮融资。此前的两轮分别是:今年5月,来自金沙江创投与顺为资本投资的Pre-A轮融资;及今年10月来自盛景嘉成独家投资的A轮融资,但这两轮融资都并未对外透露具体金额。

  拿到融资的张拉拉在今年快速拓店。截至目前,张拉拉累计在全国范围内签约100家门店,重点在包括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,及杭州、南京等省会或新一线氪报道,张拉拉拿到的B轮融资除门店布局外,还将用于产品线拓展、数字化系统升级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。

  在中国,面食品类作为大家熟悉的品类,无需做过多市场教育,而兰州拉面作为中国地方美食的代表,认知度也很高。消费升级趋势下,给到了这个品类“老品新做

  此外,张拉拉的菜品主打西北风味,但还最近推出了较多新品,包括烤牛肉、烤凤梨、烤小酥肉,烤牛蛙、小吃排骨、毛豆银杏等。

  从门店选址来看,包括张拉拉在内的新兴兰州拉面品牌,多开在百货商场、购物中心、写字楼附近。

  但同样地,兰州拉面属于餐饮中的超大品类,消费者对它的价值认知很难因为若干家连锁店发生改变。

  在上海,马记永、陈香贵平均客单价分别为40元左右和35-40元之间,张拉拉的客单价在40-50元之间

  门店快速扩张与利润增长保持平衡的挑战。根据《财经》12月18日的报道,张拉拉一位拉面师傅透露,他所在的门店每个月至少亏6万元。“亏钱的店多,赚钱的少

  但是,即便亏损,张拉拉还是在大量招人。因为“有融资啊,这里的目的不是让门店赢利,是让公司上市

  天眼查显示,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前8个月共185起餐饮投融资事件,融资总额达475亿元人民币左右。其中面食领域共12起投资,在18个餐饮品类中排名第三位。

  和府捞面、五爷拌面、遇见小面、陈香贵、张拉拉、马记永牛肉拉面等面食品牌也不断受到资本赏识。

  6月和7月,五爷拌面分获鼎晖3亿元A轮融资和高瓴创投A+轮投资,7月8日,“和府捞面”斩获8亿元的E轮融资。

  11月29日,陈香贵宣布完成2亿元A+轮融资。此轮融资后,兰州牛肉面品牌的融资纪录再次被刷新,陈香贵估值已接近10亿元。

  在一线元左右的客单价买单,但放在二三线城市,张拉拉的价格则略显尴尬,和传统兰州拉面馆10元左右的定价相比,优势很难凸显

  另一方面,在走快餐式、连锁化的新式面食赛道,虽然资本热投,但仍然没任何一家的模式胜出,无论是和火锅生意做得人尽皆知的“海底捞”,还是和“麦当劳”、“肯德基”等成熟的连锁西式快餐企业相比,还未具备特殊优势。

  不仅是张拉拉,这也是新式面馆共同面对的问题。虽然抓住了资本的心,却依旧难掩“焦虑”。

  (图为兰州牛肉拉面于美国时间的2018年10月1日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亮相)

  张拉拉的爆火路径与大多新消费品牌类似,即年轻人喜欢什么样,就将品牌造成什么样。然而,年轻人的热情会消逝、关注点会转移,资本的热捧也有所期限。

  此外,作为资本加持的面食品牌,存在一个问题:为资本服务与为消费者服务二者之间很容易存在立场冲突,导致企业无法真正从消费者角度考虑,失去本真。

  在未来的发展中,张拉拉若想塑造品牌长久的生命力,需不断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,通过创新来加筑护城河。还需把好产品的品质关、质量关,在竞争与改良中不断发展壮大。

  站在餐饮业的黄金时代,张拉拉能否找到新的突破口,或将成为关乎命运的关键。

  同是面馆却采用了不同的发展路线,一种是像陈香贵和府捞面的自建供应链、门店直营的重资产路线,另一种是像五爷、拌面遇见小面,走的是轻资产路线,依托“加盟模式”来进行门店扩张。

  一名餐饮界人士表示,和府捞面、陈香贵、张拉拉的自营模式,能够做到从前端消费到后端工厂的全程把握,但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,容易造成资金链风险,开店速度不及遇见小面、五爷拌面等加盟模式的品牌。

  资本的加持,必定会推动品牌连锁化发展的步伐。但是,就整个品类来看,兰州拉面要想实现从街边店到连锁化经营的发展,从目前来看,还有不少难题亟待解决。

  众所周知,兰州拉面对人工的依赖程度非常高,特别是做面的工序,必须得靠人来完成。面条必须坚持“手工现拉”

  “国内某连锁拉面品牌就把手工现拉改成了机器制作,标准化问题是解决了,但口味却变差了,久而久之生意也就下滑了。”有业内人士介绍。

  捣、揉、抻、摔;甩面要将面条的走条溜匀,这需要掌握手的平衡性;拉面速度要快,拉出的面条才能粗细均匀不断裂;煮面的时候要把面排开,每一根都要煮到……这一系列的操作技术性很强,必须由专业的拉面师傅完成。

  兰州拉面最大的问题是拉面无法去厨师化,而一个拉面师傅没有至少六个月的学习培训,是无法独立操作的,其用工和人力是品类基因自带的致命伤

  传统的兰州牛肉拉面馆大多开在位置一般的街边或者城中村,经营者都是夫妻档或者家族为主,装修大多千篇一律,特色很不明显。

  虽然,如今很多新兴牛肉拉面品牌通过将牛肉片换成牛肉粒甚至牛肉块,骨汤每天现煮现熬来提升价值感,提高客单价

  资本爱上“面馆”,并不意味着解决面食连锁的所有问题。随着店面的疯狂扩张,行业同质化、创新力不足、产品固化乏味、竞争加剧等隐忧逐渐暴露。

  以兰州拉面这一细分品类为例,中国各省市散落着无数以兰州拉面命名的夫妻店,口味上千差万别,售价低廉,可复制性也较强,这也是新式面馆较大的竞争对手。

  标准化口味很难迎合普罗大众,长时间会形成产品的固化,如果没有足够的创新力,很容易会在激烈竞争中走向淘汰。

  作为资本加持的拉面品牌,最大的问题就是实体的扩张和业绩的增长是为资本需求服务,而非做好一碗面、为消费者服务,两者是在会产生立场冲突。

  从资本运作消费品牌的套路来看,这类品牌都会遵循快速扩张、快速融资、快速上市的资本膨胀套现模式

  中国餐饮市场巨大,但连锁率却偏低。根据相关数据,目前国内餐饮的连锁化率只有约10%,而美国市场高达50%

 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对记者表示,中国餐饮文化太过丰富,未来中国连锁化是必然趋势,连锁化率也将稳步提升。

Copyright © 2014-2022 半岛体育(中国)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备案号:冀ICP备2021010405号